轉知外來種"綠鬣蜥"簡介及發現通報方式。
發佈者 :
曾衛生組長
一、綠鬣蜥常出現之環境
綠鬣蜥入侵族群常出現於河道、灌溉系統、魚塭等水域附近的樹林及農地或開墾地,經常利用人造物。
二、入侵族群可能帶來的影響
1. 會啃食或壓垮農作物及園藝作物。
2. 會挖掘墳墓、堤防等人造物產卵,造成硬體破壞。
3. 數量很多時可能會攀爬電線引起跳電;會移動到車道上造成交通安全隱憂。
4. 排泄物可能會帶來疾病造成健康安全風險。
5. 遭捕捉時會反擊,可能造成傷害。
三、繁殖習性
1. 繁殖季為 10 月-2 月,多隻橘紅色雄性個體聚集處。
2. 產卵季為 3 月-5 月,發現洞穴或多隻個體出現挖掘洞穴行為
處。
3. 雄蜥在繁殖季會變得更具攻擊性且體色變得鮮艷,並會爭奪領地。
四、分布區域
1. 主要分布地點:最初野外族群發現地點為屏東、高雄,後逐漸擴張至臺南、嘉義等地區,目前主要分布於則為台中市以南的縣市;而台中市以北縣市為零星出現。
2. 偏好沿河濕地和都市綠地。
3. 擴散途徑:有機會透過交通載具貨運進行長距離移動、無效率移除產生族群擾動,將加速擴散速率。
五、發現通報
⚫ 撥打 1999 通報當地縣市政府(主管機關:農業局)。
⚫ 請提供相關資訊,包括體型、公母、大概數量、明確的地標地
址、聯絡人姓名電話。
綠鬣蜥入侵族群常出現於河道、灌溉系統、魚塭等水域附近的樹林及農地或開墾地,經常利用人造物。
二、入侵族群可能帶來的影響
1. 會啃食或壓垮農作物及園藝作物。
2. 會挖掘墳墓、堤防等人造物產卵,造成硬體破壞。
3. 數量很多時可能會攀爬電線引起跳電;會移動到車道上造成交通安全隱憂。
4. 排泄物可能會帶來疾病造成健康安全風險。
5. 遭捕捉時會反擊,可能造成傷害。
三、繁殖習性
1. 繁殖季為 10 月-2 月,多隻橘紅色雄性個體聚集處。
2. 產卵季為 3 月-5 月,發現洞穴或多隻個體出現挖掘洞穴行為
處。
3. 雄蜥在繁殖季會變得更具攻擊性且體色變得鮮艷,並會爭奪領地。
四、分布區域
1. 主要分布地點:最初野外族群發現地點為屏東、高雄,後逐漸擴張至臺南、嘉義等地區,目前主要分布於則為台中市以南的縣市;而台中市以北縣市為零星出現。
2. 偏好沿河濕地和都市綠地。
3. 擴散途徑:有機會透過交通載具貨運進行長距離移動、無效率移除產生族群擾動,將加速擴散速率。
五、發現通報
⚫ 撥打 1999 通報當地縣市政府(主管機關:農業局)。
⚫ 請提供相關資訊,包括體型、公母、大概數量、明確的地標地
址、聯絡人姓名電話。
瀏覽數:
分享